(资料图片)
虎头枕、虎头帽、婚俗枕顶、百花帐、挂饰……陕西千阳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9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千阳县的西秦刺绣产业园,领略西秦刺绣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更了解到这门手艺帮助农民致富的神奇魅力。
“合作社没有严格上下班时间,绣娘有时间就来领取材料,回家缝制,做完交回计工费。无论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是计件工资,从几百到三四千元不等。有社员学会操作电动缝纫机后产品大增,月工资增长到4000多元。”今年62岁的李惠莲,是太阳鸟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采取组织+培训带动+绣娘参与的模式,带领1000多名会员发展刺绣,年销80多万件,产值1500余万元。
近年来,千阳县坚持开发保护、传承转化、融合发展的思路,把西秦刺绣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聚力打造“丝路果乡、绣美千阳”文化品牌,开发出民俗文化、仿真刺绣、挂件玩具、儿童服饰、养生保健五大系列、200多个深受现代人喜欢的刺绣新种品,鱼形枕被国家美术博物馆收藏,福禄寿喜、双鱼包等产品入选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佳品名录,虎头枕走上邮票全国发行,虎头帽走红冬奥会,产品供不应求。采取“协会+合作社+绣娘”的模式,引导21个刺绣合作社发展,带动1.2万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2022年销售产品680多万件,产值8600多万元,人均增收3500多元。
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是关键。千阳县采取“高校培训大师、县上培训传承人、镇村培训骨干、合作社提升技能”的方式,与西安美院、长安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形成“校育师、师带徒、长传幼”阶梯培训模式,年组织各类培训50多场6000多人次,命名“千阳绣娘”200多人。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近日,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了我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江西庐山云海景观、安徽歙县坡山村云海景观、福建霞浦县三沙日出日落景观等
5月9日,宁西线豫陕交界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护路员工对线路两边山体的危树进行清理整治。立夏时节,秦岭山脉云雾缭绕
X 关闭
X 关闭